■天昊实业公司 张继绪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企业改革创优趋势。 不过,国有企业职工管理模式依然较为陈旧,对管理模式的优化仍处于“情理”层面,管人用人、监督治理、部门协调等方面的制度容易流于形式。很多制度的更新跟不上新形势对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此外,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工会不仅管理制度落后,在执行层面也存在不少漏洞。工会本该是服务职工、服务群众的专门机构,但部分国有企业工会在运营实践中有着超出必要的权力特质与行政属性。极个别国有企业工会管理者大搞“一言堂”,对基层员工的个人诉求视而不见,甚至出现暗箱操作现象,大幅降低了工会服务质量与企业内部改革效率。
(二)管理者的专业素养不足以推动企业业务能力提升。新形势对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会工作要求管理者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很多工会管理者在有意识地向上述要求靠拢,但由于往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格局存在一定代沟,工会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常常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工会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工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素养不高。为了解员工的心态变化、帮助困难员工走出困境,工会经常需要开展常态化、高密度的走访调研工作,这对工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沟通技能、调查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想了解一名员工的婚恋问题,就必须以较高的共情能力打开员工心扉,深入了解其生活。但是,当前很多工会管理者并不具备这种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服务能力与专业素养均不够高,难以为创新工会工作路径提供有效的助力。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提效的三重路径
(一)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应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从参与、协商与监督等层面出发建立和完善工会民主管理模式,为工会工作的落实提供开阔、灵活的系统框架。首先,要健全民主参与机制。工会应当发挥带头作用,鼓励和引领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内部各项事务。对与职工密切相关的制度改革、利益分配等议题,工会应当组织召开职工大会,为职工搭建起意见发表平台,帮助企业经营者明确基层员工诉求、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职工的现实困难,将人本理念落实到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要完善民主协商机制。一旦职工与职工、职工与企业发生利益纠纷,工会应当积极介入,通过统合各方主体意见、主动听取员工诉求等方式促成各方共赢的利益最大化局面,将问题掐灭在苗头阶段,将各主体间的矛盾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与契机。最后,要优化民主监督机制。工会应当充分肯定员工的监督权力,鼓励员工对企业生产、研发、运营等各环节展开监督,再通过工会管理平台实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自主纠错与螺旋成长。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群体的知情权、话语权与监督权。工会工作要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涉及工资发放、工会会费使用情况等资金问题时都会及时公开账目,积极接受职工监督。要通过每届职代会将年度产值目标、经济运行情况及企业改革创新情况等重大事项充分传递给企业员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员工适度承担企业管理责任。
(二)秉持工匠精神,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与创新动力。工匠精神是源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由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耕耘实践而总结凝练出的优秀精神品质。古代的鲁班造锯、庖丁解牛,近代的两弹一星、大庆油田开发等事迹都是工匠精神的彰显。国有企业工会围绕工匠精神构建工作新路径,是提升企业全员开拓精神、探索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工会应当在管理层中重点弘扬工匠精神,让企业高层领导以袁隆平、焦裕禄、钱学森等优秀“工匠”为榜样,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技能,从这些“工匠”的个人事迹中汲取成功经验,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智识水平与经营战略眼界。其次,要紧抓建设工作,在展示企业形象的同时,落实聚心育人工作。
(三)融入“互联网+”思维,构建信息化工会工作体系。新形势下,各类高新信息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朝着更高、更精、更尖的方向迭代发展。新技术的普及催生产业新业态,国有企业为稳定市场地位,应积极拥抱信息技术,强化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互联网+工会”的工作模式。工会工作的主线脉络是服务基层职工,维护每一位企业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为增强服务的准确性、时效性与便捷性,工会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并利用该平台促进交流、整合数据、发布发展规划,以及分析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能的提升。首先,要从“互联网+”中汲取“零距离思维”,建立沟通交流平台,为管理层与基层职工之间的交流提供渠道。当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棘手问题时,应引导他们通过平台及时向上反馈,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帮扶举措,使其感受到企业的善意与温暖。如此一来,能激发基层工作人员更高的工作热情,职工群体的内部凝聚力也会不断增强。工会可以将技能与情感态度俱佳的职工吸收到工会管理队伍中,为工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鲜血液”。其次,要从“互联网+”中学习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导师带徒、专家座谈会等活动,将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推广为群众性技术,将工会打造为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发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