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五矿 秦晓康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塑造企业管理的新格局,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数字化浪潮不仅革新了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还对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其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设计、传播手段及互动方式上逐渐显现出与数字化时代不适应的问题,亟需创新与突破。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员工的思想观念受到多平台信息的影响,企业思政工作在此背景下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信息的开放性和传播的即时性使企业的思想引导往往难以面对迅速蔓延的多元观点。在此背景下,企业不仅要面对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挑战,还要应对信息流通速度加快所带来的舆论风险。网络舆情的变动极其迅速,可能在短时间内对企业形象和思政工作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适应这一数字化传播趋势,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精准分析员工思想动态,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更加灵活、互动性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技术赋能的思政工作模式,将有助于提升思想引导的效果和范围,从而有效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一)打通沟通渠道
打通沟通渠道是企业思政工作赋能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措施。对此,企业要借助社交媒体、员工管理系统、内部网站等渠道,定期发布与思政工作、文化建设相关的各类信息,向员工传达思政工作、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开设“思政论坛”,给员工提供快捷交流的平台,加深员工对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要定期召开员工会议、专题会议、部门会议,由企业领导层深入解读思政工作、文化建设工作的内涵与意义,并为员工提供面对面的线下交流平台,以进一步打通企业内部纵向和横向的沟通渠道,提高员工对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认同感;要建立常态化意见征集制度,通过恳谈会、匿名反馈箱等多种渠道,确保员工的真实想法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对于员工的合理建议,在一定时间内采纳并进行回应,以充分调动员工反馈意见的积极性,进一步打通沟通渠道。
(二)借力新媒体技术
考虑到新媒体环境对员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影响,企业要主动适应这一环境,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政工作方法、手段,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好价值引领工作。只有因势利导、创新思路,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牢牢掌握思政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一方面,企业要建立新媒体传播矩阵,制作内容积极、员工喜闻乐见的思政宣传作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企业App等员工常用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精准推送,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的监测研判,提高对错误言论和负面信息的辨析、处置能力,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观点,消除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要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员工参与度和获得感。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开发符合员工“口味”的思政课程,开设在线学习专区,举办线上思政知识竞赛,以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同时,鉴于新媒体平台互动性强、共享性高的特点,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分享感悟、交流心得,形成良性互动,使员工在主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坚定信念。另外,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员工甄别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员工理性上网、文明互动,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
(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
一是探索建立“云端+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搭建党组织与职工之间的数字化沟通桥梁,使思政工作者能够线下走近职工、线上传递党的创新理论、了解民情、汇聚民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结合,将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多可能性。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更加透明、可信的思想政治工作记录系统,提高工作的公信力。二是不断提升个性化与智能化水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将更加精准和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努力实现个性化定制,为每位员工提供最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指导方案。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积极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活动。通过建立企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互动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新闻、政策解读等资讯,让员工随时随地了解企业动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通过收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调查问卷和社交媒体评论等相关数据,对员工的思想动态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精准预测,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持,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员工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明显的挑战,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有企业只有深刻认识当前挑战的复杂性与现实性,主动调整工作重心、方法和载体,善于借助先进技术打造互动式、沉浸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协同发展。